一种药两种不同“身份”,这种现象您发现了吗?这一现象涉及了一个特别的药品概念——“双跨药”。在我国,已公布的4400多个非处方药品种里包含了超过1000个的“双跨”品种,其中多数为消化系统类药和解热镇痛类药。选用“双跨药”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现象:
同一种药双重“身份”
有点小病小痛,自行到药店购药的人并不少。一些细心人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药在A药店里是摆放在OTC(非处方药)架上,可自行选购,而在B药店却被告知是处方药,需要医生的处方才可以进行购买。而在医院门诊,发现这一现象后有的患者上门“交涉”,甚至勃然大怒地向医生或药师申诉,说连续吃了近一个月的药,才发现说明书上赫然写着“不许连续服用7天”,到底为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现象都涉及了一个特别的药品概念——‘双跨’药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烈东门诊部主任中药师李功营介绍说,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只有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定义,并没有提及“双跨”这一含义,但由于部分药品的适应症范围不同,有些处方药的某些适应症是患者可以自行判断,并自行购药进行治疗的,因此在通过药监局的审批前提下,药品生产企业可以将其作为非处方药上市;而当此类药品的适应症不是患者能自行判断并治疗的时候,这种药仍是处方药,只是需要医生的处方方能购买使用。由此不难理解,“双跨”药品即是根据适应症的不同,可同时跨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双重“身份”的药品,甚至连说明书都会有所不同。
解读:“双跨药”名字虽一样,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不同
“在我国,已公布的4400多个非处方药品种里包含了超过1000个的‘双跨’品种,其中多数为消化系统类药和解热镇痛类药。”李功营举例说,比如有些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某些品牌的铝碳酸镁片非处方药,它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注意事项多达14条,甚至还明确规定了“不准服用超过7天”。而与它同名的铝碳酸镁片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胆酸相关性疾病,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相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烧、酸性嗳气、饱胀等),还用于预防非甾体类药物的胃黏膜损伤等;处方药说明书中在用法用量一项还注明“症状缓解后,应继续服用至少4周”,而注意事项只有7条,比做非处方药时少了一半。
“从这同一药品的两张不同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处方药的适应症包含了非处方药的适应证。”李功营指出,由于非处方药不需要在医嘱下服用,因此服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并且注意事项比较详尽,且较通俗易懂,而处方药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并含有医药类专有名词。
“拜阿司匹灵”是另一种人们经常会接触到的“双跨”药品。只要在搜索引擎里键入“拜阿司匹灵”时,可以看到同一商品名但不同通用名的两个药品,一个是处方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另一个是乙类非处方药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李功营解释说,它们的有效成分都是阿司匹林,但前者为每片含阿司匹林0.1克,后者每片含阿司匹林0.4克。处方药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阿司匹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类疾病等,可以长期服用,而非处方药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中的阿司匹林则是被运用了其解热镇痛的功能,用于解热时不可连续服用超过3天,用于镇痛时不可连续服用超过5天。
“由此可见,‘双跨’药品中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不同。”李功营补充道。
是药三分毒
用药要谨慎
“需特别提醒,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李功营说,不论是具“双跨药”身份的非处方药,还是已经被确认为单一身份的非处方药,它们同属于药品。“是药三分毒”,作为已被临床证实并确认为安全性高的非处方药,同样会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所以,千万不要误认为非处方药非常安全,可以随意使用、重复使用、长期滥用。
“特别是对于具有双重身份的非处方药,更应该谨慎使用。”他提醒说,选用“双跨药”时,要注意首先明确自己是什么病症,其次详细阅读所购药品的说明书,了解所购药物是否可以治疗自己的病症,同时弄清药物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反应,看自己是否有用药禁忌等;此外,即使选对了药,还应明确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严格按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非处方药物较为安全,也是相对而言的。”李功营提醒,如果病因不明,病情不清,即使是非处方药,最好别随便使用。因为具有“双跨药”身份的非处方药,是根据患者自身能感受到的、能自我判断的不适症状确定的,对于自己无法清晰判断的症状,务必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后再用药。比如同样是患胃病,到底是胃炎、胃溃疡还是消化不良?不同原因的胃痛用药差异大。如果用药后不见效或有病情加重迹象,甚至出现皮疹、瘙痒、高热、哮喘以及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关注腐植酸钠颗粒,关注腐植酸钠人!